甲醛危害
發布時間:2021/05/12
最新研究表明甲醛已經成為第一類致癌物質。甲醛引起人類的鼻咽癌、鼻腔癌和鼻竇癌,并可引發白血病。
根據國家強制性標準,關閉門窗1小時后,每立方米室內空氣中,甲醛釋放量不得大于0.08毫克;如達到0.1-2.0毫克,50%的正常人能聞到臭氣;達到2.0-5.0毫克,眼睛、氣管將受到強烈刺激,出現打噴嚏、咳嗽等癥狀;達到10毫克以上,呼吸困難;達到50毫克以上,會引發肺炎等危重疾病,甚至導致死亡。
甲醛為較高毒性的物質,在我國有毒化學品優先控制名單上甲醛高居第二位。已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,是公認的變態反應源,也是潛在的強致突變物之一。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,引起鼻咽癌、結腸癌、腦瘤、月經紊亂、細胞核的基因突變,DNA單鏈內交連和DNA與蛋白質交連及抑制DNA損傷的修復、妊娠綜合癥、引起新生兒染色體異常、白血病,引起青少年記憶力和智力下降。